温家宝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导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信息处理,AUV集群智能。累计发表国际高水平期刊及会议论文60余篇,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JCR分区1区、2区论文18篇,并有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部委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博士后面上基金等项目,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项目总经费1000余万元;担任领域内多个顶级期刊的审稿人,如IEEE TNNLS、IOTJ等。肖 帅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导团成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生成对抗网络和伪造取证。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35篇,其中JCR分区1区论文、2区论文20篇,CCF A类会议论文4篇,并有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部委计划、装备预研、教育部装备预研联合基金(青年人才)、国防科技计划等项目,主持项目总经费800余万元;担任领域内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如IEEE TNNLS、TCSVT、TMM,Elsevier Applied Intelligence,AAAI、ACM MM等。奚 萌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导团成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强化学习、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累计发表国际高水平期刊及会议论文3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JCR分区1区、2区论文15篇,并有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天津市联合资助(特别资助)、博士后面上基金、博士后国家资助计划(C类)、中央部委计划基金等项目,主持项目总经费200余万元;担任领域内多个顶级期刊的审稿人,如IEEE TNNLS,IEEE TVT,IEEE IOTJ,Ocean Engineering等。何景逸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为海洋信息处理、AUV路径规划、AUV协同组网等。累计发表国际高水平期刊及会议论文20余篇,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JCR分区1区、2区论文8篇,并有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部委计划基金、航天科工集团、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项目,主持项目总经费50余万元;担任领域内多个顶级期刊的审稿人,如IEEE TMC、ISA Transactions、Ocean Engineering等。杨 柳
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信息处理,电子海图控件开发,舰船平台系统研发,海洋环境测量设备集控系统设计研发等。杨亚娜
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海洋信息处理,数据可视化分析、数据仿真、海洋大数据等相关技术方面的工作。陈德盛
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海洋领域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实用化的系统工程研发。张 茁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雷达时序数据处理和图像样本信息量评价。朱 勇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系统、网络、数据库、云计算及数据处理方向。李政键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NET开发、高速显示算法、海洋数值模拟。兰贵鹏
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生成式模型,可控生成。霍紫强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QT开发、海洋大数据。吴佳赛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城市噪声检测、声音识别、图像样本信息量评价。王芷菁
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多AUV集群控制、强化学习。曹霖飞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大模型微调。殷晓华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驱动的多模态医学影像诊断和图像质量评价。金康俊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物信息处理,AI4Bio,可解释人工智能,深度聚类。李佳林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成式模型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可控生成。罗虎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为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开发、海洋信息处理。赵全发
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生信数据人工智能解析技术。